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信州区运动装备,信州区运动装备专卖店

  1. 有哪些古诗词是与兵器有关的?

哪些古诗词是与兵器有关的?

古人认为诗能言志,志即士之心声。古诗与兵器的能够结合在一起,与古代文人的人生抱负有密切关联。


古人常言道,一生不可不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可谓是人生理想。实现这样的理想抱负,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走科举仕途,以便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二是借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同样能够扬名立万。二者最终殊途同归。

信州区运动装备,信州区运动装备专卖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兵器有关的诗歌,往往也是表达古人的这种建功立业的心态和抱负。具体而言,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

第一,表达战场将士英勇杀敌的英雄豪情的,如“一剑横行万里余”。但是这种书写往往不是实写,而是文人的一种想象与表露内心豪情万丈的方式,如李白的“安得倚天剑,跨海骑长鲸”,杜甫的“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就属此类。

第二,用兵器代指战争或军队,如“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再如白乐天的“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等。

信州区运动装备,信州区运动装备专卖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是一种装饰,如屈原描写东皇太一的形态是:扶长剑兮玉珥。另有柳宗形容“龙剑破匣双月明”,虽为写实,实际上是闲置之物而已。

第四,是实写武器的,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杨炯的“赤木流星剑,鸟号明月弓”,”再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等。

兵器,在古时的冷兵器时代,是战争必不可少,但是给战争实写的作品相对还是比较少的,更多是以表达文人精神情感的一种文学意象出现在古诗中。就成为他们抒发理想,表达意志的工具。

信州区运动装备,信州区运动装备专卖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对兵器描写的诗歌不多,但是其它作品中也屡见不鲜,成为我国古代一种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特有的文学现象。

古代文人一般不动刀兵,但在一些时候会特别渴望驰骋疆场。一是在非常强盛的时代,能人辈出,不需要那么多文官,一些有抱负但却挤不进朝堂的知识分子就渴望投身疆场;另一个就是国家积弱,饱受外族入侵的时候,朝堂混乱,文人也难以挤进去,于是也希望投身疆场报效祖国,或者以此为话头表达对时代的哀叹。

唐朝国力强盛,文人们都喜欢配一把剑,表明自己有上疆场杀敌的心愿。举几个例子:

秦王饮酒》——李贺(唐)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 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 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塞下曲》——李白(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第一首诗前半部分歌颂秦王的英武,后半首写自己饮乐的场景,看似很欢乐,但高不高兴只有诗人自己知道,他生活于中唐到晚唐,藩镇割据、国内混乱不堪,而自己却有志难伸,他的另一首诗,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也表明他的有志难伸;李白我们都知道,却终生不得志,喜欢喝酒吹牛,上不了殿就想着驰骋疆场了。

《破阵子》——辛弃疾(宋)

刀,枪,剑,戟,镗,鞭,弓,箭……这些兵器都是战争的产物,与兵器有关的诗词自然都会与战争有关,或者与时局相伴。这里说一说一些常见的带兵器的诗词吧。

塞下曲*唐*卢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破阵子*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赤壁*晚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宋代诗人柳开写了一首诗:《塞上》。读了想笑。诗是这样写的:

《塞上》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

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①骹音xiāo,鸣骹 ,就是鸣镝,响箭。

②金勒,就是马笼头,缰绳。

有人向天上放了一支响箭,那些蓝眼睛的胡人一起勒住了马缰绳,都朝天上看。

这鸣骹,就相当于现在的信号枪,也算是武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