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德国日本的设备?因为我们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2017年我国针对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官方的回答,那就是如今的中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而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如此,想要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这一点我们从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就可以看出,至少到2025年,我国才可能发展为一个有着较强实力的制造业大国。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制造不是已经弯道超车了吗?我们制造了自己的航母、导弹、战机、还有空间站,拥有世界上最长里程的高铁……确实,从这些方面看,中国已经与德国、日本不相上下。但这背后的制造问题大家想过吗?不管航母也好、战机也好,甚至是空间站,这些高大上的军工武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零部件加工都需要使用进口的机床进行加工!
而这些机床,甚么不是德国和日本最高端的设备。因为那些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
这真是个尴尬的问题。这情况说明了什么呢?1、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家底还是不够厚实。
2、中国制造已经从原来的衬衣牛仔裤慢慢向汽车、飞机、轮船等工业制成品迈进。
3、中国下一步要攻克的,就是工业生产设备,既机床、核心制造装备,即完成“制造机器的机器”突破!
这个问题的逻辑有问题。制造大国难道需要不进口这个条件?如果按照这个要求,那世界上没有制造大国了啊。都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顺差国,相对进口最少了。其他国家进口的更多啊。
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就比如美国,他战机要进口英国大气机,他齿轮加工要进口法国氮气透平机,他坦克要进口德国炮技术,他进口中国地铁,他进口中国半潜船,他进口振华港机,他进口日本碳纤维,他进口荷兰光刻机做芯片……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先进制造业都是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或者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们负责生产。发达国家依旧掌控着产业链的高端诸如材料、设备,生产工艺等核心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