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少不了要提到南明时期里最大的反派孙可望以及他和李定国的恩怨。
李定国和孙可望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之一的大西军首领张献忠的义子。1645年李自成在九宫山凉凉了之后,张献忠在隆武二年(1646年)杀光了妻妾,只留下一个幼子,在凤凰山与豪格部激战,最后死于乱箭。
张献忠死后,大西军里声望最高的是孙可望,其次是李定国。孙没有战功,李有对清军的胜绩。大西军平定云南后在贵州开会规划未来五年计划,两人意见相左分歧严重。孙要去广东,不行就从海上跑路。李反对,坚持要联合南明抗清。最后李用自残方式逼迫孙屈服。
会后不久大西军迎来南明的最后一个光杆司令永历皇帝,虽然是光杆但他毕竟是大明皇室法统下合法的皇帝,清军入关以后,明末农民军的失败和明朝的覆亡把双方阶级矛盾转化为对***对满清的民族矛盾。要笼络人心和各地反清势力永历帝这个招牌是不能少的。1652年,南明永历***定都贵州安龙。
李定国在云南励精图治,训练军队准备反攻满清,而孙可望则做着他的帝王梦。他想学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桥段,让永历帝封他为秦王,遭到拒绝后伪诏自封为秦王,后又弄死了南明永历身边的近臣吴贞毓等十八人。
永历六年,李定国率军北伐,用计诱使清定南王孔有德分兵湖南后杀回桂林大败清军,孔有德自焚而死。收复广西后在湖南又取得衡阳大捷,大清敬谨亲王尼堪中伏死于乱军之中。
李定国两蹶名王一时天下震动,西南抗清战局也被扭转,清军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满清***还一度想放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和南明议和。
李定国的声望和功绩让孙可望非常嫉妒,为了夺其兵权,孙可望组织了一支“驾前军”跑去湖南想弄掉李,李定国不想搞分裂只能退入广西。
李定国在“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之后,未能继续对清军发动猛烈的攻势,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主政的领导人孙可望对李定国的功勋极度妒忌,对李定国的军事***进行了多番破坏,甚至要对李定国暗下毒手,置之死地而后快。因此,李定国才离开了湖广战场,转进广西,另辟抗清战场。
1652年,在孙可望的主持下,南明永历朝廷派出南明军队,在湖南、广西、四川地区对清军发起了大反击。
当时,南明重将刘文秀出师四川,一路上接连获胜,很快攻占了四川大部分地区;清军只能龟缩与保宁一隅,意欲逃往汉中。
而另一路南明军队在李定国的率领下,从湖南出发,进军广西。
李定国攻势猛烈,全歼了全州的清军;又在兴安地区大败满清定南王孔有德,兵锋直趋省会桂林。
孔有德躲在桂林,紧闭城门,不敢出战。而李定国督率南明军队猛攻桂林,很快就攻入城中。孔有德这个老牌汉奸,无路可逃,只得***身亡。
李定国坐镇桂林,派明军四面出击,横扫广西清军,收复广西全省。
接着,李定国率军进攻广东,广东清军不敢迎战,惶惶不可终日。
可是,由于刘文秀骄傲轻敌,在保宁遭到失败;而清廷又派遣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八旗精锐前往湖南增援;孙可望征调李定国回师湖南,迎战清军八旗精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