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个生前没被关注,死后引起热捧的智利作家波拉尼奥,以及他近些年逐渐被译介过来的作品《2666》《未知大学》《护身符》《美洲纳粹文学》《荒野***》《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等。从这些翻译出版作品的销售情况与读者层次来看,波拉尼奥受中国读者喜欢的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下面我就“有哪些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作品?”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简答一下,我所认为的“初见觉得一般,后来才发现差点错过一个世界的文学作品”,波拉尼奥本身以及他的作品。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年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他的童年辗转在智利多个落后的小镇上度过,过得并不幸福,或者说波澜不惊。对于很多作家都把其当作写作宝库而一再挖掘的童年时代,波拉尼奥却很少谈论自己的童年时代。
直到1968 年,波拉尼奥举家迁居到墨西哥城,算是稳定下来。但那时的波拉尼奥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他想方设法逃学、翘课,偷书,悄悄跟踪自己喜欢的作家,并患上了失眠焦虑症、朗读困难症等青春期的阴影。
青年时代的波拉尼奥
可就在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叛逆行动中,波拉尼奥完成了自我救赎。跟踪作家的游对玩够了,更多的翘课逃学时间,他都是在书店里蹭书看书,进行自我教育,并且拿起笔开始了诗歌创作。
诗人的青春***满怀,热血澎湃。1***3年,青年波拉尼奥又回到智利,在参加一次戏剧节的活动期间,爆发了皮诺切特的***,波拉尼奥卷入到平民共产主义组织,几个月后遭到逮捕,关进了监狱。幸亏被两个同学发现并认出他,他关了8天后被释放。
多年以后,当波拉尼奥谈到这段经历,还颇为自豪。事实上也是,这段“蹲了政治监狱"的经历也给他带来了荣光。但是,当他死后,这事又起了争议。
这个我们不细说,要说的是这次社会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波拉尼奥重新回到墨西哥,很快与志同道合者成立了小团体"下现实主义者(Infrarrealista)诗歌运动",立意"反对官方文化"及其代表、大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
但遗憾的是,他的诗歌并不被认可。1***7年,二十出头的波拉尼奥抛下一切离开墨西哥,由此开启了其长达十余年的流浪生涯。
《会面》
真巧了,我的相亲就是这种“初见一般,细看才没有错过一个世界”的美好故事。
那年春的一个周六,我叫上一个校长朋友作伴,去集市百货公司门口“会面",也就是相亲。江南春天雨濛濛的多,我与校长在一个小商店里猫着,眼睛探索着五十米开外的百货公司的大门,放着耐心等待着,内心有些慌乱。
也就等了半个多小时,却好像等了一个早上,毛毛雨一直飞着。当介绍人叫我名字,告诉我“那女孩来了”,并指着百货大楼门口一个穿着普通的女孩说“就是那个穿旧格子衣的”,我与校长立马站直身子,瞪大了眼睛。“咡……”校长风一样跑了,我都没听清他说什么。我有些小失望,出于礼貌,我小跑过去,与旧格子衣女孩搭讪“嗨!你好!”
女孩转身扬头过来,哇!清秀俊俏的脸上,一双眼睛明媚得不输于春天的太阳,她羞涩抿嘴笑一笑,又低下了头,头发乌黑油亮。我开心起来,使出浑身劲儿,尽力发扬展现自己的魅力,终于与女孩相处聊了许久,并成功打动了她的心。
回家后我径自去了校长朋友家。“你怎么回事?我都马上吐了,那么丑的女孩,你怎么不跟我一起跑掉?”进门就被校长数落一番,我嗫嗫嚅嚅回答:“仔细看,那女孩也看得过去。"停了有十来秒,校长用严肃的口气与我说:“哦,可能我没认真,看走眼了,你觉得可以,就是可以!”
没过几个月,我就请校长喝喜酒,新娘就是那个故意穿旧格子衣的女孩。结婚宴席上,校长朋友举杯敬我“还是你有眼光,娶了个旺夫的村花!”我自然干杯。现在,我在写此文时,那个穿格子衣的女孩,我的妻子,我两个儿子的母亲,正坐在身边玩着电脑呢。
生活中就有那么个理:看什么事情和人,一定多看一眼,否则错过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后悔是无用的,拥有了才是幸福的;作为朋友,多尊重他的想法和主见,才是真正为朋友好的人,直到现在,我都感谢当年那个校长朋友,感谢他对我的尊重、鼓励和后来的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