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宝宝运动装备误区,运动装的小宝宝

  1. 哑铃锻炼的误区有哪些?

哑铃锻炼的误区有哪些

谢谢邀请。对于健身爱好者,特别是健身小白,我总结了哑铃训练的三大误区,供大家参考。

一个误区:认为哑铃练习不存在安全风险。

恰恰相反,哑铃练习和固定器械抗阻练习相比,哑铃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几率更高。因为所有固定器械在生产过程中,都会考虑练习者的安全而有专门的风险防范设计。比如史密斯机奥杆上的挂钩、重力缓冲器和深蹲保护架等。但哑铃练习在人体和哑铃之间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哪怕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对练习者重大的伤害,尤其是哑铃在人体垂直上方的训练动作,要一千万分的小心!所以初学者最好和有经验的小伙伴一起练,有备无患。

第二个误区:固定器械训练效果差,哑铃(自由重量)训练更有效。

宝宝运动装备误区,运动装的小宝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观点很流行,容易混淆普通健身爱好者视听。我的观点是绝大多数的健身人士必须经过固定器械训练这个入门阶段,才能在哑铃训练中形成较强的肌肉控制力。固定器械的优点在于让初学者很容易沿着器械的运行轨迹找到肌肉的发力点,更容易建立起脑神经对肌肉控制的一种默契感,让我们的目标肌肉很容易得到满足,同时安全系数高。所以健身入门从固定器械开始,有一定认知和经验之后再使用哑铃,不用理***谓老鸟们的白眼。

第三个误区:盲目模仿职业健身大神训练计划,急于求重,忽略正常健身步骤。

还是希望推广体适能健身的概念。健身首先是维持和提高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是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而不是追求肌肉横切面的最大值,那是健美竞技体育运动,不是体适能健身。我们希望达到的肌肉饱满、线条美丽、比例均匀这种目标不用非得5RM甚至3RM重量才能达到。哑铃一旦重量过大,练习者体力不支或动作变形时,很容易造成关节处韧带、肌腱软组织的损伤,尤其以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受伤机会最大。所以我们在独自进行哑铃训练的时候,永远记住这句话:热身第一;重量第二!即使有小女友在场,也千万别瞎嗨。

宝宝运动装备误区,运动装的小宝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